壹豹企业网
客服电话:183-1823-4091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历史故事>>孔子为什么不讲神??
壹豹企业网提供最新企业资讯新闻、国内新闻、科技资讯、热点头条、企业品牌、民生焦点、行业报道、政策法规等内容

孔子为什么不讲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13   浏览次数:5539
核心提示:孔子为什么不讲神??  最近全国都在放长假,无事只能指导小孩读读《论语》,消磨时光。慢慢讲进了述而篇。述而7.21节是这样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虽然只有寥寥几个字,其实还挺有深意的。  怪,怪异常与肮脏联系在一起,君子爱身,自然要远离肮脏与怪异了;  力,谈到勇力,孔子身材很高,身体非常好,力能举关
 孔子为什么不讲神??

  最近全国都在放长假,无事只能指导小孩读读《论语》,消磨时光。慢慢讲进了“述而”篇。“述而”7.21节是这样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虽然只有寥寥几个字,其实还挺有深意的。

  怪,怪异常与肮脏联系在一起,君子爱身,自然要远离肮脏与怪异了;

  力,谈到勇力,孔子身材很高,身体非常好,“力能举关(城闸),而不肯以力闻”——孔子算古代著名的大力士之一了,但他却总摆出一副恭谨文人的样子,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孔子时的中国,正处于礼崩乐坏的时代,像一座快要被火烧塌的房子,以“力”去挽救这座房子免于覆倾,根本不可能了。所以孔子一生的事业不是挽救这房子,而是把这房子的图纸——那些文化礼乐抢救出来,传承下去。孔子立志于此,就放弃了很多东西,包括不愿再提自己闻名于世的勇力了。

  《论语》记录说,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子行三军,则谁与?”子路去与孔子谈论行军打仗的事,希望孔子看到自己具备的勇力。但孔子回答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不悔,哪怕这么好的勇士,我也用不上。我要用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与墨子之徒为了救世,所显示出的“赴汤蹈刃,死不旋踵”的勇气形成了对照。以子路的智慧,恐怕想不透老师为什么不愿谈论勇士、勇力。他虽然每天驾驶着孔子的马车,但终究没有成为孔子的同路人。在孔门弟子中,真正能于孔子心意相通的,颜渊一人而已。因为此,孔子才异乎寻常地喜欢颜渊,并认为颜渊是最终能帮助他完成大业的那个人。可惜造化弄人,颜渊很年轻就去世了。

  乱,叛乱为正人君子所不齿、不谈,这句也好理解;

  神,这节里最有趣的是这句,在我们的印象里,在古代,鬼神之事是最喜闻乐见之事,而孔子却出乎意料地不谈,难道孔子是个无神论者吗?

  不是,孔子肯定不是王充那样的无神论者,也不是视之如畏途。他年轻时应该担任过祭司之类的职务,至少很精通上层社会的祭祀礼仪,所以一定也很精通鬼神的故事传说。那么究竟为什么孔子后来不谈神,或在正式的场合中不谈神了呢?我觉得与他神学思想有关。

  在西方正统的神学思想里,神有两个极为重要的身份,这两个身份已经融入到西方人的血液中了。一曰创造者,西方人一直在苦苦思索神是怎样创造这个世界、人的,甚至到了觉得人的思想、情绪也是由神创造的程度,这种旺盛的创造精神表现为先知及科学探索;一曰牺牲者,并将(尤其是新教)对牺牲的崇拜转变成世俗传统中对工作的奉献。中国社会现有的创造力与牺牲崇拜其实都是从基督教传来的。而中国的神学自古就不提倡如神一般去创造和牺牲,甚至不鼓励人们去接近神,猜测神之所为。虽然鲁迅先生为了让中国走西方人的道路,写了很多文章,以法显和尚举例,说中国自古不乏舍身求法的人云云,但事实是,中国人历来打心里怀疑牺牲的含义。鲁迅之前,法显也不算名彰事显之辈。虽然算中国人,但他是个宗教家,他追求的佛教同样也是从外国舶来的。

  上古时,中国也有与西方及其他地区类似的创世神话,也有诸神的列传,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渐渐地,除了边疆外,中国核心地带里。所有有关神创论的叙述几乎都散佚了,只留下难以复原的只言片语。许多人觉得可惜与不解,其实,这就与中国人古人神学(自然观)思想的转变有关。中国另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如果不是原创者,也是这一思想主要的叙述者。老子认为神(自然)的身份是照顾者,那么,在照顾者面前,人算什么呢?

  婴儿。一个婴儿如何有能力去议论母亲的心意呢?老子反对用一切语言、符号、思考、智慧去猜测、谈论神或自然的所为。中国人深受其影响,久而久之,那些猜测、描述神的神话都没人相信,也就消失了。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他将婴儿适稳、悠闲的心理称之为“德”,更称赞婴儿“毒虫不蛰,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精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哑,和之至也。”老子之所以做这样的称赞,就是因为婴儿不去谈论自己的创造者,安守母婴之道。老子特别欣赏这样的状态,认为这样与神或大自然相处,是一种德,有德之人自然能活的好,活得久,活的更像一个人。

  孔子(据说)曾向老子学习。孔子及儒家没有自己神学观或自然观,或许就因为他深深佩服老子的智慧,并全盘接受了老子的观点。

  有趣的是,这一节之前的7.20节——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这一节的内容与老子也有关。一般做这节注释的儒生历来认为这是孔子自谦之语,孔子身为圣人自然与我们常人不同。不过也有注释家看出这节与老子有关,老子不是说:“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虽贵为天子,要以孤家寡人自居,那么即使身为圣人,也要一般地低下身段。孔子的话当然是自谦,但这话里也怀着浓浓的道意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壹豹企业网的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社会资源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壹豹企业网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壹豹企业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wwwqy668net",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赔付
担保交易保障每一笔交易
实地验厂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厂5万家工厂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商城| 供应| 求购| 企业名录| 商务| 行情| 展会| 资讯| 招商| 品牌| 人才| 知道| 专题| 图库| 论坛|